最近很想出去自驾玩。3 年前那次后来是觉得玩累了,隔了几年,又开始想念去旅行了。于是在开车上班的路上,就时时在想,如果现在是去自驾,开往向往的远方,那该多好?
酝酿了两三周,就开始筹备了。跟 lp 商量好可行性,接着脸厚的请了事假,买了些长途自驾的装备,给孩子沟通;终于可以定下来了,6 月去中原地区自驾两周——一开始的时候想要自驾 3 周,但后来觉得这个假期太长了、怕公司里不乐意;一开始的时候想要去大兴安岭,后来觉得距离太远,两周的时间不够,于是逐渐的改成两周、去山东山西河南自驾一圈。
06/01
没想到出行的第一个周末正巧是六一儿童节。也是第一个没有我们陪 KK 一起过的儿童节。
自一开始,KK 听到我们要自驾,她是反对的:
为什么你们可以出去玩、我却还要上学?
就是考虑你不喜欢长途坐车看风景啊,不然的话,我们就计划在暑假了。暑假的话你愿意么?她不回答,慢慢说不想浪费暑假的时间去自驾。
你们出去了,谁来辅导我?
每天我们可以视频啊,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沟通啊。
早晨岂不是要我走去上学?
其实走路上学也只要走十几分钟,只是天天被她妈妈开车送上学送习惯了。
于是慢慢接受下来。
今天的目标是去徐州。杭州的天气还阴雨,没想到往北开了、过了南京天就逐渐晴朗起来。两个人交换着开车,一点都不累,尤其是自驾的心情会好很多,更不觉得累。想到到徐州了,天色还很早,尤其是天气大晴,四点多却感觉像是正午。于是就计划去了宝莲寺。
没想到,宝莲寺超出预期的好。寺庙应该是新修的,建筑风格很现代、非常宏伟大气。广场上的宝莲花、一进寺门的八部天龙铜塑像,都引人入胜。这样的风格尤其吸引年轻人,感觉大半过来的都是当地的年轻人、把这里当成网红地拍照来了。
我们出去旅行,除了看景、还喜欢去尝尝当地的特色吃;然而去了点评上排名前的店,感觉点菜都很艰难——没有扫码点菜、甚至没有菜单,需要到柜台上看菜点菜有的都是些大鱼大肉。点评上的菜品几乎是一个都没有——于是只好艰难的点了两三个我们以为的特色,最后上来后发现菜量都大的惊人、几乎是江浙菜量的三倍的样子。因为我们只有两个人,不敢点那种大鱼大肉,所以点的只是些主食、汤水。于是我们就想象着自己像是去南方店里仅仅点了两碗白米饭,依然两个人只能吃下一半。总之吃的很不痛快,去往我们的住宿酒店了。
06/02
早上醒来,天色也大亮了。惊喜的发现,房间玻璃的外面,竟然是一处莲池,而莲花开的正艳。于是拿了相机,拍了好一会。想想,上次拿相机拍荷花,是十几年以前在南京?
民宿没有早餐,我们也赶时间,于是出发前往下一个景点。
计划的是看曲阜三孔。然而游下来,又听导游讲解的介绍,再做了详细调查,发现只须看孔庙一处即可。因为孔庙最为全,也包含了主要精髓。第一天,还未对旅行进入状态、对当地价格行情也不了解,请的讲解感觉极不专业、而且收费很高;所以劝大家请导游讲解的话等到入口处再请,不要被路上的拉客的提前给忽悠了去。我们这个讲解,对孔庙的理解可以说是极为肤浅和世俗了;进庙之后的讲解,主要是围绕“升官发财”的主题讲的。略微问了一些,她就不会了。
孔庙里,除了有关于孔子的一些遗迹之外,最主要的,应该就是历朝历代帝王们的碑亭石刻了。
中午也是找吃的地方,找了半天没寻到合适的饭馆、后来去了一家大酒店的餐厅,感觉不错。当然菜量依然是很大份了。
午饭后去往尼山圣境。不巧,我们到达的时间不合适、正好错过了酒店前往景点的大巴,只好自己开车前往,要多走许多路程(特别注意,自驾的话不能听信导航软件的安排,会多绕个二三十分钟路程)。
尼山圣境,书院建筑修的极为宏伟;游玩都在室内,室内布置也是大。然而,有一点大而无物;特别是看了一个灯光乱闪、两三个人坐在舞台的表演之后,简直是完美的呈现了“空洞”。
然而,对曲阜此行的看法改变在,晚上看了尼山圣境的大型演出《金声玉振》。这个作品不但表现形式极佳、极为生动,而且内容完美的呈现了由凡入圣的过程、阐述了孔儒的大道。
所以尼山其它皆可不看,但这个演出要看。
06/03
尼山到泰安,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在路上,我们临时改了计划、准备从红门爬山上泰山。
因为是淡季,红门车库里停车很方便。门口买了拐杖、戴好了护膝,开始爬山了。
之前,从各种攻略看,都把爬泰山渲染的极为累人,说是“泰山专治嘴硬”。但是我细想,泰山风景不像华山黄山的险秀,如果只是索道十分钟上去了,那此行的意义在哪呢?不如爬山,虽说爬的辛苦,但爬山的意义正在于此啊。
唯一的风险是,下山的索道最晚 17:30,而我们又从外地赶过来、爬山时间迟了一些,有可能赶不上;于是计划,如果赶不上、就在山上宿一宿。
事后证明,我们的选择无比正确。其一,泰山确实难爬、但没有之前看到的那么难,他们说要六七个小时,实际上我们不到五个小时就爬上去了、这还是一路等、休歇了好久。
泰山的出名在于它的名——历代帝王的封禅地。上山的路上,有许多的题字石碑,其中很多题字时间比较久远,又有许多是有来头的。
爬山的乐趣,不仅在于爬山过程中看到的名胜与风景,不仅在于一路坚持后对众山峰的征服,还在于一路见到的人。上山的时候,见到那些夜里上山的下山人,基本都是年轻人,很多人都是挪着两腿下台阶,显然已经精疲力尽了;在半山腰,有一段极陡的台阶,我们以为十八盘,一路上山的一个年轻人说“还没呢,十八盘还远没到呢”,一路上跟我们前前后后碰了几次面;有一家三口,父母带着女儿,好像是河南口音;两个女学生,背包上放了一个小音箱,一路我们蹭着听音乐爬山似乎也就没有那么累;真正十八盘的时候,大家都在猜还有多久才能到山峰?一个两鬓银发的大姐,说还得有 1 个小时吧,旁边的人问她怎么知道,她说这是第 n 次上泰山了,看她身后带的人的态度,她似乎是一位老师;一位梳着整齐发型的、穿着整齐体恤的大哥说,五岳已经去了四岳了,就差泰山这最后一岳了;五岁的一刀剪发型的小男孩,故意在爸爸面前逞能,喘着粗气、小跑着爬了一小段台阶;几个年轻人,其中一个估计是平时健身的、身材极好,爬台阶的时候还故意把背包用右手平举拎着,估计是给队友耍帅;过了中天门,“快活三”里路的平坦果然让人快活;快到南天门的时候,有三位操着重庆口音的、六十多岁的老爷爷在往下下山,那神情感觉毫无压力,最能鼓舞人。
15:30 ,我们终于爬上了南天门。于是去往玉皇顶。五点不到的时候,就坐索道下山了。
晚上,宿泰安。
06/04
从泰安往太行大峡谷的路上,临时改了主意,准备还是绕路先去虹霓村、感受一下太行一号公路。
虹霓村绝对是个意外的收获,特别是在村口吃完半碗刀削面后、往村里逛逛的时候。前面还是在感慨,这村落背后那几座石头山的威武,刚好有一条河绕村子流过,衬得像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小镇;下一秒,发现这小河的水,再往下游,竟然是有 100 多米的悬崖!那百米落差的山谷里,还有游客;原来这个村子真的是建在悬崖边上。它的特色还不是它背后那高山、而是它下面的悬崖断壁。站在小河的水泥坝上,刚才惊吓震撼到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左边俨然是个江南小镇、只是背后的山是层层叠叠的的太行山脉;右边就是百米高的悬崖,河水往下泄着、形成美丽的瀑布。对我这样恐高的人,自然不敢轻易往前挪半步;岸边有一条简易的铁索链拦着,但是感觉看景的人只要再多几个、就要被挤下悬崖。两岸就是那齐齐平平的石崖,像是被刀砍下去的齐整。靠着村子的那边,有几间房子正好修在断崖边、靠齐。我知道那盖房的、住房的人肯定都是不恐高的,要不然只要看看,别说住了、呆半刻都不行。
用无人机拍了几段。可能因为好久没飞无人机,也可能是因为刚才被这高度惊吓的心情还没恢复过来,飞无人机也不是十分流畅。
玩好之后,导航前往岳家寨。前面路走了没多久,过了隧道,眼前是近距离的感受到太行山脉的雄壮。 继续往前开,就开始沿着太行天路上山了,弯弯曲曲的、逐渐上了山顶、沿着山顶开了好一会、开始下山,盘旋的山路不是很好开、很费方向盘。而因为前面见了虹霓村的景色,这里反倒比较平淡。
直到,翻到了山的另外一面、开始下山的时候,眼前又恢复到了之前的山脉特征。一座座平地而起的石山秀峰列嶂参差,到了一处观景台,可以望见远处山上有一处村落,原来那就是岳家寨。传闻是岳飞的后代逃难到了这里,村子都是就地取材、石房石屋。
考虑到时间,我们没有逗留,直接沿着公路下山。下山的过程,正好在山峰之间迂回,感觉与当时乘船在长江三峡间有些相似,一样的峰回路转、只是更立体、因为车就在峰上壁前。到了山脚一处拐弯,看见前面跟我们超车的霸道车停在山湾,山湾正好在山脚,抬头看山确实雄伟。于是我们也下车,他们是几位大叔,应该是已经退休了,说看见对面山上半山上有一个石洞,不知道是否天然形成?于是就飞无人机,奈何光线不好、我的眼神也不好,再加上无人机都还没熟悉起来,不敢飞无人机飞的太近,只见石洞里黑漆漆的。
傍晚时分,抵达林州太行大峡谷的景区,在村里民宿落宿。
06/05 太行山大峡谷、平遥古城
早饭后就前往大峡谷景区——桃花谷。一进谷底,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潭碧绿的潭水——黄龙潭。潭水的两侧,正是那典型的太行山石崖,层层叠叠的巨石错落着往上有一两百米高,巨石间点缀着翠绿的树,在两道巨石之间正好有一条狭小的峡缝,正是这潭水的源头,一条小瀑布在石缝间流下来,为这巍峨的巨石增添了几分温柔。
桃花谷的游览线路,就是沿着峡谷的缝隙、往这瀑布的上游;人工开凿的栈道做的挺好,与峡谷融为一体,虽然在这上百米高的石崖缝隙间迂回,但是一点都不觉得惊险,恰恰能对这峡谷内的各种景色尽收眼底。
沿着栈道往上爬,会陆续发现上面的石窝里又有新的水潭;迂回绕过挡在眼前的石山,又发现前面有更高的石山。整个游玩的过程我们有三个小时左右,还是挺肥脚力的,尤其是前天刚爬过泰山、感觉到膝盖不够用。
本来这条线的终点,还有观光车走1 小时天道、前往下一步的王相岩等景点,但是考虑到时间和体力,我们就此直接下山了。
开了五小时的车,在 16:36,我们抵达了下一站——平遥古城。
古城里车辆禁入,在停车场里停好车、民宿老板再把我们接进去。进城的时候,就感慨幸亏禁车了、要不然我们车开进来也不会开,因为巷子又窄、又多。一个怕车技不行、转不开弯,更做不到像老板这样在两边有人、贴着电动车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半丝犹豫和刹车;再个,巷子扭来转去,只怕进来很快就迷路了。
依然有时间,就先逛了日升昌。接着,赶往城外的《又见平遥》演出,感受这座古城的厚重。
这个演出是又见的系列,与看过的《又见敦煌》是相同的导演。沉浸式的表现方式,真人、真景、就在观众身旁演绎一个个小故事,推动观众走着切换场景感受剧情。表现形式是一如既往的震撼;然而,内容却不很好。作者可能最想表现的是“仗义”的主题,然而剧本力不从心,最终体现的是被物化的女性、物化的男性;本可以宣扬一种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却表现为“传宗接代”,格局太小。虽然演员们都很优秀、表演的都很尽力,表现形式也极为创新震撼,然而内核不行、就让人如鲠在喉。
06/06 乔家大院、晋祠
早晨,在昨天导游的指引下,继续没看完的镖局、县衙。平遥县衙规模很大,值得一看。
11 点左右,继续出发,去往下一站——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是一处不十分想来、但又要觉得要来的景点。不想来,是之前看过攻略、介绍也都一般;要来也是因为正好路过、打卡一下,以后就不必挂念了。游玩后的体会,也是这般,可不来。大院自然不小、但是景区外部加上商业区更大,所以从停车场走到大院的体验会比较差,要走上很长很长的路。特别对于我们这种脚力劲儿还没全恢复过来的,走的脚疼。
倒是进景区前午饭的路边一个农家菜馆,倒是给人印象更深一些。点了山西特色栲栳栳、大葱羊肉,都很好吃;她家的醋,可以直接喝,喝了一个红枣味、一个苹果味的,还是红枣味更上口一些。
从大院到晋祠,也是近 1 小时的车程。
晋祠,一定要来;而且一定要请一位官方的讲解(两人不到100,十分专业,相对之前曲阜孔庙的野导不知要高到哪里去了)。
都说,看完山西古建,再不用看其他地方古建了;而晋祠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简直是集中国古代建筑精华于一了。
晋祠三绝之一的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也可以称作为晋祠最重要的建筑。宋代侍女塑像只可以远远眺望,看个大致摸样,只能在讲解员手机的图片上看个明白。倒是殿外八根木柱上的木龙,更能吸引人。这些木龙与以往见的雕龙不一样,都是由多段组装的,也可能由于这种工艺对材料和手艺的要求更高,每条龙的形态都各不一样,但是也更加的立体生动、栩栩如生。于是,也就有了据说成为网红的 V 字手型龙、点赞龙了。
殿外前方和侧边就是古建三宝的鱼沼飞梁、与三绝的难老泉了。
比较巧的一件事,在晋祠景区,我们又遇到了在平遥民宿里住在对屋的大姐一家人了。
晚上住在太原,杏花堂的美食实在是让人赞不绝口。
06/07 五台山、雁门关
去五台山的路上还下起雨来,好在等折腾一番、进入到景区后雨恰巧停下来了。本来还有一点懊恼没有约到五台山车子进山的名额(每天 2000 辆、听说是秒没),但过来后,觉得幸亏没有约上。因为一个景区的公交车次很多、极为方便,再者开车的话还要考虑停车,反而会浪费很多时间。
说实在的,五台山的布局与想象中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原来把它想象成跟其它名山名寺一样的,可能就是爬一座山、然后看一座两座庙;五台山实际上却是一个寺庙集群,山的话也没有特指哪一座山。
只去了大家说必去的几个点了。去殊像寺的时候,才意识到今天正巧是高考的第一天,祝考生们都能好好发挥吧。五爷庙人山人海,果然求财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需求量最大。塔院寺本来是看大白塔的,但是看到白塔正在维修,也就没去了。
作为景区车的终点站——黛螺顶,我们也是一定要去爬的。爬山之前,在附近的德克斯吃了午餐,特意提一下,这家德克斯很有特色,它是全素食的、但是比如汉堡、小鱼饼都很好吃。上黛螺顶,有两条路,上山要走右边的台阶路、不要走德克斯出来边上的螺旋下山路;我们就是一开始走错了,然后又从林间穿过去走台阶路的。下山路当然也能上山、但是因为盘来盘去、会多走很多路;而且上山不如走台阶,反而不会太累。
走台阶上山的时候,有一两处有点累,稍微唤起爬泰山的感觉,但是整体路程比较短。半山上看到有一路叩拜台阶上山的人。山顶上,又有一处寺庙。寺庙前广场上,有一牌坊,写作“大螺顶”。到这时,天色已经全部放晴,眺望远山近寺,远处天空的云朵也垂下来,流在山峰山谷里,近处山脚、半山是大大小小的寺庙群,红墙绿树,别有一番风景。
坐上出山的公交车,已然是有些疲惫,摇摇晃晃中,竟睡着了一会儿。周转到自己的车上,准备导航到应县,发现导航的默认线路不对、要翻过五台山景区;手动切换到高速路线,开始下一段旅程。开了一会儿车,又想既然路线都变了,是不是可以顺道去雁门关了?
到雁门关的时候,已经快关门了。这时候反而游客极少,挺适合游玩的。用无人机飞了几段,感觉从空中看特别棒。不由得想起金庸的小说,金庸老人家应该是来过这里吧?或者去过其他很多古迹,要不然他的小说里对这些地方的描述怎么会那么生动和应景呢?
从雁门关下山的路上,正好太阳开始西下,那种远远的夕阳斜下的光影效果特别美,就是以前在草原上那种雨后天晴见到夕阳的场面。上了高速开了一会儿车,虽然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但已经开始下起了不小的太阳雨、影响了开车的视线。再往前一段路,左侧看到红彤彤的晚霞,而右侧一大片乌云里有闪电闪耀,天空看上去特别美。正好靠近了一个服务区,决定去服务区停车看天空。
正巧这个服务区场地很开阔,远近都没有遮挡,可以看到各个方向的天空。这个时候,头顶上的大部分天空还是被黑云笼罩,但是神奇的是四周靠近地平线山脉的地方却都开始敞亮,似乎是大地上一个大罩子、罩子的边缘趋近透明,看见罩子外的真实天空,露出敞亮。而这敞亮,却又四个方向都不太一样,西北边是一大片红红亮亮的云彩、如同火烧了一样;而紧靠着的东北面,是同一片云彩,逐渐被一大片黑色描边的黑白相间的云朵接上、掩盖,即使这些云朵的一面还反射着些许红黄色,但另一面、与黑色罩子交接的缝隙里却不时闪着闪电;再继续顺时针旋转,越过一大片乌云,又能看到被火烧起来的低空云朵;逐渐的天空也明亮起来,虽然下方还是一条亮黄色的带子,但上方的罩子也逐渐变得青蓝清澈起来,开始印着紫色了。两个人在停车场,看着这魔幻的天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在想着,这好像是在一个 VR 世界,看那美丽的桌面墙纸的神奇渲染,是在切换世界的场景主题吧。
到应县酒店落点,去吃晚饭、已经是九点多了、然而人多,还排了半小时的队;吃完饭到酒店,已经十点了。又是充实、神奇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