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

明天就要回杭州了,而爸妈哥哥他们也要去厦门。

将近两周的寒假,难得的家人团聚,时间过得特别的快。

因为明早要尽量早点出发,下午就开始收拾一些东西。

晚上的菜没有吃完,有我喜欢的荆芥菜,打包准备带回杭州;还有一大碗肉,妈妈说送给新献哥。新献哥已经七十多了,一个人生活,先天性的一直说话说不清楚,听力也不太好。记得小时候他经常帮我家做帮工,前几天在村里碰到他时,已经背驮的很厉害,撑着一根木头拐杖走路了;平时就一个人做饭生活。送菜的时候,爸爸特意写了一张纸条,写着:我们要出去,把菜送给你。爸爸送完菜回来后,给我们讲,新献哥看完纸条后,不断的点起了大拇指。

过年的时候,愈发知道妈妈的辛苦。几乎是从早忙到晚,屋里屋外的各种事情。直到深夜,还在装大包小包的,各种土特产、菜,准备明天让我们带回去。

舅舅们

大舅年前就过来了,叫我们去他家吃饭。我们说初一拜年的时候再去,他说,年年拜年的时候你们都在细舅家吃饭,细舅的脾气有一点点怪,怕到时抢不过他。

大舅念了高中,在农村里他们这一辈分的人里,这其实很稀奇。只可惜后来高考没有考好,没有上大学,当时他非常的失落,外婆家很穷让他读完高中算是掏空了家底。好在多读了些书,哪怕是出去打工也有一些优势,这些年一直在南方一个厂里打工,也算是一个车间主任。跟他闲聊,已经55了,计划再干两年攒点养老的钱,就准备回来了。大舅娘这二十多年也是跟他一起在外面打工,今年儿子要生小孩了,要计划给他们带娃,所以年外也不出去了,总算是结束了这二十多年背井离乡的打工生活了。

细舅的工作则相对没那么稳定了。记得小时候,他就在村头开了一家杂货店,各种生活用品,火柴吊扇,什么都卖。然而很快就亏本了,后来就出去打工;因为他的视力不太好,所以有些工作不能做,也是换了几个地方,山东福建几个地方都待了好些年。再后来,从厦门打工回来了,可能是当时在厦门那边对做牛肉有些研究,在县里头开了一家牛肉餐馆。前几年每次我回来,都会去那边看他,然后他就在小饭店里张罗一番,给我们上各种拿手好菜,还特意为小朋友做了炸玉米炒蛋。然而,他虽然总是很有创业的劲头和想法,但是总是财运不好,每次做些生意到最后总是亏本。除了喜欢喝一点白酒,也没有其他不良嗜好,不知道怎么每次都是亏本,做了几年反而欠债不少;因为做饭长期站着,腿上也有一些痛风的毛病了。去年的时候,他的牛肉饭馆又转手掉了,换了路边一家更小的店面,专门做牛肉面了。

拜年的时候,跟细舅聊起生意,他说县城里卖牛肉面,竞争太激烈了,利润很少,虽然去年有段时间对面的一家店因为疫情开不下去、所以给他不少新的客户和生意,但是依然赚不了钱。他又在计划去武汉里开个小面点了。真希望他能做成,今年能有丰收的一年。

 

 

初一

被鞭炮声吵醒的时候已经6点多了。

家乡的习俗是,大年初一的早晨就会一大早起来放鞭炮,迎接新年。记得以前通常是从0点开始,可能中间只会暂停一两个小时,一个晚上都会有不停的鞭炮声。

今天大雾,没有下雨,但是温度却比前几天升高了,已经不觉得冷了。发现回来才一周时间,脸已经皴了,前几天早晚真太冷了。

村里几家的拜年哥哥去跑掉了,我不用再去了;吃完早饭后,我去大姑爷那边拜年去。大姑爷今年89岁了,身体还挺好;听表哥讲,前面新冠的时候他也挺严重的,还是身体底子好,幸亏扛了过来。

闲聊的时候,听说我们这个乡,这一波疫情,已经有400+的死亡,按照人口比例算一算,这个比率挺高的。农村里条件要差很多,很多老人根本没有机会去检查、获得及时的治疗,多数情况下只能靠硬扛。

中午去的舅舅们那边去拜年、吃饭。

晚上,依然是其乐融融的初一晚上。记得小时候,初一的时候已经有些焦虑,因为过了初一,年味就要慢慢褪去。大后天我们就要回去了,回归到一年中大多数时间所处的状态。虽然这些年爸妈已经比以前衰老很多,比如爸爸眼耳都大不如从前,走路的步子也不如以前稳健;妈妈脸上的皱纹也显得更深更厚;但整体上,他们的身体都还健康,依然是妈妈操办吃喝、爸爸忙里忙外,哥哥也能帮做几个菜,孩子们玩闹。珍惜感恩这美好的时光;如果可以,希望这些时光能够永远驻留。

 

仪式感

早晨,小k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更新了吗?

今天是原神游戏3.4版本更新的时间,也正好是小k的生日。

简单吃了早饭,我们出发去观音山拜佛。如今,公路一直修到了山顶,可以一直开车上去。记得小时候,我们只能爬山上去,要爬一个小时。通常是在腊月底、或者初一二的早晨,天还蒙蒙黑的,大家就出发。观音山是家乡方圆几十公里最高的一座山,山顶上有一座观音庵,每年香火都很旺。特别是春节的时候,山顶上的人是络绎不绝。为了避免挤不进去,大家都趁着半夜去。

那时候,要爬山将近一个小时才能到山顶处的林场公路上,然后沿着公路走一段到了最高山顶的山脚下;经过一处小池塘,在那里洗手;然后在人少的情况下,再要二三十分钟爬山,才能到山顶。人多的时候,时间是另外一回事。

如今,只需要开车二十来分钟,可以直接到山顶。也可能是因为太方便了,庵里也没有多少人。

仪式感少了很多,那些味道也跟以前有很大不同。

随记

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是一种弱者思维;可以包容别人不同的看法是强者思维。

 

晚饭后,忙完了洗刷,妈妈还在操办着年货。

煮了一锅糯米,切碎了肉沫,今天要做的是糯米圆子。

揉成一个饭团,然后揉细、揉长,切成一小颗颗的,然后再像搓汤圆那样搓成一个个小圆子。

搓汤圆的环节,把孩子们叫出来,很快就完工了。

冬日

因为昨天下雪、今天又晴天,早晨特别的冷。早上七点多就醒了,但是不愿意起来。

一早起来,就对孩子们说,今天可以玩一个有趣的项目:冰。

去上塘看了下,果然,浅浅的塘底上都结满了冰,用石头砸了一下,倒也不很厚,约莫有半厘米。

想想小时候的冬天,大半时间都是这么冷;再加上那时候的衣着装备都很差,比如只有棉布鞋、补了几层的袜子得一层一层套着穿几双、更没有羽绒服。整体上对儿时的冬天的印象,都是特别冷;记得冬天晚上睡觉都需要被子蒙着头、早上去上学又起得早,耳朵每年都会冻伤,还有些人的两手都会有冻疮。

今天的小朋友们显然没有这些烦恼。他们平时也不太有机会看到冰雪,所以有冰有雪的时候,只会有兴奋。kk那双手总是去抓雪抓冰,都不会冷。

中午的时候,阳光终于大方的有了,坐在太阳底下晒太阳,终于有热的感觉了;但是终究是吝啬的,到下午的时候,阳光已经是花花的、而风却起来了,只能回屋里坐着。

傍晚的时候,爸爸在院子里支起一口大铁锅,放进去一截木桩烧起来了。虽然烟大,但坐在锅边,尽管有风,但很暖和。

回家

今天回家。

因为半夜失眠,早上补觉没有八点才起来;收拾东西、把行李往车上搬,到出发的时候已经9:30了。

直到开始导航的时候,才发现不对劲,今天堵车!

按照百度地图,决定走一条距离要远、但时长短点的路线,比平时回家要多100公里、时间也超了几个小时。

天气也不好、出发了半小时样子,高速上下起大雨,跟夏天那种雨差不多,前面的车卷起雨雾,公路都不太看的清;以前一个小时能到的桐庐,今天走了近3小时;而且是越来越堵。

原来计划能到的时间,我们才走了一半的路;服务区里都差点进不去。看来,经过三年的疫情后的第一个可以自由回家的春节,果然是非同一般。

天黑了,路上的车却一点没少;虽然高速是在大山里、没有路灯、两边都是黑漆漆的山,但是路面被繁忙的车流照的跟城里大街一样明亮、一路都没断过。

终于在晚上十点多到家。真的是精疲力尽。两个小朋友也都没睡;本来小k在车上都睡着了、但是为了见姐姐弟弟,叮嘱我下高速的时候叫醒;到家后迫不及待的去找姐姐弟弟,给他们带来的礼物。

回家了。

 

爸爸的眼

晚上看到妈妈的微信,说爸爸再三叮嘱她提醒我,说这次我回去的气色没有以前的好,让我要注意身体。

在老家的时候,爸爸也当面跟我说过两次,说我气色有点白,让我注意身体保养。我只当做是一贯的唠叨,并没有特别在意。

没想到他却念念不忘,还叮嘱妈妈微信里跟我讲;因为视力不太好,他还不会微信。听到妈妈的这些话,我差点没忍住掉下眼泪来。爸爸的视力那么不好,是怎么看到我的气色不如从前的呢?

爸爸的眼睛在十多年前,他六十岁生日那年,受过伤。在劈柴的时候,被飞屑飞到右眼睛里了;当时还不是特别严重,还能看得见,然而接下来我因为不放心、让他到南京来,检查了玻璃体有些损伤、加上视网膜脱落,然后在八一医院被一个年轻的眼科姓郭的医生做玻璃体手术却彻底做坏了。那么多年,我一直觉得是因为我的原因,才让爸爸一只眼睛失明。因为当时的我,刚参加工作不久,社会经验太少,去大医院看病、轻易相信门诊医生说的没有病床、然后按她的推荐去了另外一家八一医院,然后在医院里也不知道给老主任塞红包、结果就是一个刚毕业的年轻医生操刀做了手术。手术后,爸爸的那只眼睛彻底看不见了。然后仅剩的左眼,因为年轻时候黄斑病变,视力也很不好。

爸爸一直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饭吃八分饱,早睡早起,不抽烟,除了喜欢喝点小酒,几乎没什么不好的习惯;他能从我给他买的养身的书里,去把那些别人描述的按摩手法学会,然后十多年里每天坚持。对一些身体上的小毛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他都能找到自己找到办法去缓和,甚至好转。然而对于失去视力这件事情,他却无能为力。他能做的只能是点点药水,防止眼睛有更坏的反应,以及配了一副眼睛,试图通过玻璃的反光,能够让别人看上去舒服一点。

因为视力的影响,我买给他的书,他不再经常翻了。爸爸是一个好学的人,我想单从这一点的改变,就能感受到对他生活的影响之大。爸爸小时候就很好学,小学时的成绩就是班里最好的,所以从小学到初中的考试,他是为数不多被录取了能去县里上中学的。然而因为家里太穷,爷爷拿不出三块多钱的学费,他没能继续读下去。多年后,他不止一次的跟我说起这些,语气里从来没有对爷爷的怪责、只有无尽的惋惜。没能继续读书,后来他在村里当了两年赤脚医生,20岁的时候就参军去了;参军3年后,退伍一个月,正巧碰上省物探队针对退役军人的招工,于是就在物探队一直工作,直到1995年的提前退休。

爸爸的好学,让单位里的人一直不相信他只有小学学历。他的钢笔字也一直写得方方正正,刚劲有力。记得小学时他送给我几个笔记本,扉页上往往是他给我写的一些励志名言。那时候的笔记本,对于我来说,非常珍贵,一本至少要用上一年;所以那些名言对我的作用也非同小可。尤其非常清晰的记得,有一本上写的是:人的一生虽然漫长,但关键性的只有几步。上次回老家,看到墙上的老日历上,仍然被爸爸抄了一些字在上面,有一句是杨绛先生的话:人生的最高境界,便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只是视力不好,也让他现在极少写字,上次在银行陪他办手续,看他签名,虽然是极大的字,但仍一笔一划写的极其认真。

爸爸以前是最喜欢钓鱼的。他钓鱼特别有定力,能够在一个点坐上一天。经常记得,炎热的夏天,他早上出去、下午回来,去水库边、或者池塘边,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也不管是不是大太阳。从小到大,家里跟爸爸相关的东西一定包括那一大团钓鱼线、和墙角落里的钓鱼竿。他极为节俭,以往都是用竹竿做的钓鱼竿;直到有一年,一个亲戚把用旧的钢化玻璃钓鱼竿送给他之后,他就当做宝贝一样。记得甚至有一段时间,他还特意从外地带回了一些蚯蚓,拿了一两个没用的洗脸盆放土,在里面养起来。然而眼睛受伤之后,这个爱好也只能放弃,再也不见他去钓鱼了。

不能看书、不能钓鱼,这些年听力也一直下降,爸爸几乎也没什么能做的爱好了。这一年里,由于换工作后的便利,我回老家的时间比以往要多了许多。爸爸还是跟以前一样,喜欢看电视的新闻频道,只是看电视也要凑到半米远;并且还经常一只手拿着我给他的那个智能手机,另外一只手拿着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的看着新闻。我们都担心他这样看会对他的眼睛有不好的影响,所以都在叮嘱他不要看手机了。只是,如果没有适当的休闲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方式,他该怎么消磨自己的时间呢?

爸爸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了,跟以前相比,感觉更加消瘦些,好在身体其它指标都还好。他依然在自律的坚持每天出去走个几十分钟;每晚八点钟睡觉,睡觉前也仍然会自己给自己关节处按摩一会。

这次回家,有一次我正在玩手机,爸爸突然跟我讲,要去山上转下采点兰草花吗?我当时惊讶了一下,因为比较累,没有去,后来想去了发现他已经一个人去了;果然,半小时后,他手里握着一大把的兰草花,那花插在瓶子里,香极了。

要返杭的前一天,他又问我,给我挖点竹笋让我带过来。于是,一大早的我跟着他一起去门前下面那一片竹林里挖竹笋,挖了两颗,我已经是大汗淋漓、筋疲力尽了;他嫌三颗太少,还要去后山去再看下。果然,差不多一个小时,他又提了三四颗回来。

这次返杭,我是一个人开车回来的。每次回去或者回来,爸爸总会算着时间,在中午的时候,给我打个电话,问我到了哪里、还有多久到达。在开着长途车的途中,接他的电话,也成为我每次回老家感受的一部分。

不敢奢望爸爸的视力能够更好,只希望他的身体能一直健康下去,视力也不要再变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