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旅行是计划时间最短的一次,从决定出行到最终成行只有两三天时间。但对这条线路的关注,是一年前就有的;上一次去青海是走团,走的是通常所讲经典青甘大环线的部分线路,从兰州出发去了青海湖、茶卡盐湖、张掖、嘉峪关和敦煌这些地方。当时倍感震撼的是敦煌的“千年一瞬间”,莫高窟壁画的神秘壮观、“又见敦煌”秀的生动,让人感觉真的就能触摸一千年前,意犹未尽。当时就想还要再走一次,后来又看了纪录片《河西走廊》,对这里更加向往;另外跟团没有自驾的随心所欲,也留有遗憾。去年看了一篇介绍火星营地、艾肯泉,就决定一定要自驾去一次。因为疫情,拖到9月,然后国庆又有事情,就仓促的计划了这次7天的自驾游。
路线行程

定了几个必去点,参考攻略,再结合我们自己的喜好和时间,最终成行的行程如下:
- Day 1: 上午杭州飞西宁,拿车后直接开往德令哈,晚上宿德令哈(图中1)。
行程500公里,6小时。
- Day 2: 去大柴旦翡翠湖(图中2),然后开往海西水上雅丹房车营地,晚上宿营地(图中3)。
德令哈到翡翠湖210公里,再到水上雅丹230公里。
- Day 3: 上午游水上雅丹,中午开往茫崖市,经过茫崖翡翠湖(图中5),晚上宿茫崖市(图中6)。
行程400公里。
- Day 4: 上午艾肯泉(图中7),中午开往冷湖镇(图中9),到达后先去附近冷湖石油小镇、黑独山游玩,晚上宿冷湖镇。
从茫崖到艾肯泉只有40公里,但是路非常差,单程1.5小时;从茫崖到石油小镇300公里,开车约4小时。
- Day 5: 开往天峻县(图中10),晚上宿天峻县。
从冷湖到天峻县有630公里,开车7.5小时。
这一天没有计划单独的景点,但沿途215国道、314都很美,一路基本上开开停停,一路看风景,也没有很累。
- Day 6: 上午去天峻石林,下午从海北315国道返回西宁市
县城到石林比较近,大概半小时。从天峻到西宁300公里,沿315国道经过海北,开车4.5小时。
图中的点4是火星营地,本来计划要去的,但途中发现是单独一条路程、去了还要原路返回,并且路比较难走,考虑我们时间,就没有去了。稍稍有些遗憾。
整体上行程就是从西到东横跨了整个青海,然后分别沿着青海湖、独立自然区形成两个小环,从形状上很像一个眼镜。就叫它青海东西跨越小双环线了。
大家可能也比较关心花费,在西北自驾的花费比较便宜,远比云南那边要划算。基本上大头就是租车费用,一路上主要线路的路况非常好,不浪的话完全不需要四驱。如果要走土路的话,最好是SUV,轮子大点少点颠簸。至于住宿费,营地会贵一些,毕竟人家建在戈壁上、没有可替代选择,县城城镇里住最好的也就两三百,便宜的一百多。吃的话个别酒店旁的店比较宰游客,但是也还能接受,愿意走点路可以去本地人的店,还能更好的体验本地菜,价格就很便宜。
Day 1:从西宁到德令哈
杭州飞西宁的飞机原来计划是8:45起飞12点到的,但还是晚点了一个多小时。实在没想到早上航班也能晚点,让我们本来比较赶的第一天行程更加仓促。
这次租车选了一家新的租车公司,之前是在成都机场广告看到的,看中他家主要是觉得都是新车,并且算上优惠价格比其他那些要划算。
几个月出行下来,发现国内租车公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自己车的租车公司,比如神舟、一嗨,相对管理规范、常见问题都已形成流程,服务也好很多,价格也比较便宜;但缺陷是车的种类有限,基本上都是自己合作的几款车型,所以对自驾需要特殊车型就比较难选择自己想要的车。以前我短途租车都是走一嗨的,感受特别好。另一种是属于租车平台,只是提供一个平台,让线下的小租车公司、甚至个人到平台上作为提供方,来撮合租车。相对来说车型选择比较多,但管理上不太规范,服务体验上要差些。上次云南走的携程、四川走的飞猪,都是这类。感受上服务体验不是太好,特别是飞猪那次,因为成都疫情提前还车,结果飞猪和商家各种推脱。这次选的属于第一种,但看上去是面向中高端市场的,主要是abb车型、选择还比较多,但因为是新公司,价格都还比较实在(比较而言,平台类公司租车也不便宜)。
租的是沃尔沃XC60,拿到车后,初步感受是比想象中各方面都要小一些;方向盘特别轻(以前觉得我家新车方向盘轻,但这个XC60简直是轻的无法忍受);优点也很明显,3个月内新车,四驱,动力很好(后来行车证实了这点),整体行车体验算是中上吧。
在机场没有逗留,直接导航德令哈;驶出西宁市,就上了京藏高速了。青海的高速跟南方的高速不太一样,上下高速都不发卡收卡,而是每隔一段会有固定收费站,收费价格二十三十的。后面的行车中发现还有一个不同,就是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U形路口,可以直接拐到对向车道去。这种设计应该是因为西北的车流量还是少很多,也是为了成本、方便性的综合考虑。
到德令哈前半段经过的这段京藏高速非常好开,由于不是节假日,车非常少,有的地方有三四车道宽。路修在草原上,空旷的大地上笔直的路,一不小心油门就能踩超速;后面的茶德高速路况就要差很多,尤其是有些地方,路面不平坑坑洼洼,速度不小心太快,感觉车子会晃到飘起来,赶紧慢下来。

第一天的行程是最紧张的,西宁到德令哈有近500公里,开了6个多小时。
到达德令哈将近天黑,由于时差,这边天黑基本是八点钟。根据我们的经验,在淡季时这些地方的酒店去现场订要比平台上更便宜,就没有提前预定。果然,看中的酒店比飞猪上要便宜的多。
这次出行又忘记带近视眼镜,由于近视度数不高,所以经常忘;但长途开车还是有个眼镜会更好些,特别是晚上。于是在附近临时配了一副;在年轻店主夫妇的引导下,去了附近一个美食城,找到了想吃的“羊肉炕锅”,味道特别好,比后来在西宁吃的好吃很多。
饭后,想要买些随车食物作为后面几天的补给,本来想买那种新疆的馕的(之前新疆、四川自驾,都证实馕是最好的自驾食物,耐存、充饥、好吃、实惠),可是没找着;恰好发现附近有面包店,于是买了一大袋面包(后面证实这家面包店的各种面包都很好吃)。
入夜后,气温下降的很快,回酒店的时候在路上感觉冻得不行。
Day 2:戈壁滩上的海市蜃楼——大柴旦翡翠湖
德令哈,是一个小的县级市,是蒙古语,意思是“金色的世界”。没有计划在这里逗留,住了一宿,早上9点多,吃完早饭就出发了。
上高速前,发现右侧的景色就很不一样了,远处是一道屏障般的大山,近处是大片的金黄麦地,早晨的九月金色阳光照射下,非常美丽。
沿着高速继续往前,很快就进入戈壁。这里的高速路也非常好开,双车道,而且两个方向的是两条独立的路、中间相隔很远,也很安全。回想在美西自驾,路况要差很多,许多公路路面很不平整、缺少维修;咱们国家的基建,毫不夸张的讲,要甩人家几条街。
高速在戈壁滩上蜿蜒,两侧是一座座高山。但这里的山与江南的山完全不一样,从上到下光秃秃的、没有一处植被,只有被强风刻蚀留下的一条条深痕。有些地方,太阳刚好被几片云挡住,照在山顶,显得黑一块亮一块,让人还以为山体是黑色的。
两个多小时就到了大柴旦,直接开往大柴旦翡翠湖景区。下高速后,看到路的右边有一排排的新修的小区楼,旁边的字牌似乎写着是酒店,但是很奇怪并没看到与之规模相衬的人流量。提醒下大家,从这里到翡翠湖景区的一段路路况非常差,土质的路面、布满了小土坑,由于盐碱地的原因,又非常硬,车开在上面几乎是颠簸的快要跳起来。几公里的路要开二十来分钟。
大柴旦翡翠湖的停车场非常大,但是今天却挺空的,我们可以直接停车在小车位的最里边。在售票处获悉,对浙江身份证免门票,只需要购买观光车费用。几年前我们去茶卡盐湖,也是享受了这个政策。
从门口到翡翠湖的里面还挺远的,建议大家坐观光小火车。大柴旦翡翠湖是由一系列的盐湖组成的景点,以数字标识各个小观景点。可以直接坐到小火车的终点站游玩,然后乘坐返程车按自己喜好到各个小点下车。在小火车上经过几个点时,正好没风,看到湖对面的人行走,在静止的湖面上形成倒影,正好是天空之镜的意境,可惜等我们后面再回来的时候,起风了,就看不到了。
终点站下车,我们这车下的人有点多,一下子主景点的湖边都是人了。事先看到攻略,往路的右边里面走五六百米,有一个特别美的盐湖。远处正好有几个人影,就朝着那个方向过去。绝大多数游客都只停留在下车点附近,稍微走一点,湖边都没有人,比较适合拍照;靠近了人影,这里是一个特别清澈、透着海蓝的小盐湖,与前面看到的湖不同,它的湖边有一大片白色的盐沙,看过去如同白色的沙滩,白沙蓝湖,在这戈壁滩上看着显得特别不真实;湖侧还有一小块往里突出的尖滩,那恐怕就是最适合拍摄的网红打卡点了。等待前面一拨游客拍好照片,我也拿出无人机,开始尽情拍摄了。这个湖不仅特别美,像极了大海;而且由于位置靠里,没什么人,特别适合留影。
在这个点逗留了将近一个小时,终究依依不舍的要离开了;觉得今天看过这个小盐湖,就已经不虚此行了。往回再看了一两个点,觉得都不如;直到景区门口的一个大湖,也是非常美。但导游说的最美的这个湖,正好处于停车点旁,湖边有大量游客,不太方便拍照。
从翡翠湖出来,已经是三点多了,距离今天的住宿地——水上雅丹房车营地,还有三小时的车程。于是赶紧出发。
近处的戈壁滩与远处的黑石山交接的地方,还有几个已被完全沙化的沙丘。远远看去,看到有一片人造的“星空营地”。一大片细沙被风卷着,变幻着形状,为背后黑色的大山蒙上一层面纱。
开了一个多小时,经过了网红打卡点:315国道766路碑、780路碑。
到了这里,可以看到国道两边的戈壁滩更加荒芜,之前还能看到一簇簇的骆驼草,到这里,几乎什么植物都没有。紧接着,路边提示,前方有20公里的雅丹地貌。
目光所及之处,是一条无边的公路、路的两边是没有边际的盐碱地,没有生命的迹象、看不到任何动植物;然而你似乎又能发现生命的痕迹,那就是那一层层飞舞的细沙,被风吹着从马路上缓缓穿过,似乎就是沙之生灵。
到达房车营地的时候,已经是狂风大作,车门刚打开,风刮着沙迎面而来,不能睁眼。只有在戴着眼镜后,才能下车行走。这里也对浙江游客免门票(正常票价120),仅需购买观光车费用。买好票后,车开进了营地区。订的是标准间,是一个独栋的玻璃房子,车子就可以停在房子旁边。没想到,旁边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美食城,可以吃到正宗的青海拉面。价格合理、味道挺好,以至于第二天我们还在这里吃了一顿相同的餐。
所谓营地,其实只有一栋水泥建筑,其他都是一排排合金玻璃搭成的玻璃房子,从旁边一块高点的土山上往下望去,四周一片荒芜,是无边无际的戈壁沙漠;眼前这一片营地大约有四五平方公里,孤零零的在这片土地上,是唯一的人造物。
晚上在玻璃房里,听着外面的风呼呼的刮个不停,感觉房间里特别暖和。直到夜里被冻醒,感觉风从窗缝里吹进来、然后又从被子缝吹进来,特别的冷。
Day 3:沙漠上的千岛湖——水上雅丹
早上特意查了日出时间,是7:58分,感受上这边比杭州要晚两个时区,早上7点钟天还是黑的。
从售票处到雅丹景区需要乘坐观光车,第一班的时间是8:30。早晨比较冷,得穿羽绒服;观光车也跟白天的不一样,是四周密封的。
由于是第一班观光车,到了景点最里面,只有下车的几个乘客,工作人员都还没完全到位。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处水上雅丹。从无人机上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如同沙漠般的大地上,碧绿色的湖水与沙土山交汇融合,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受,觉得这些不可能的元素竟然就在眼前汇聚在一起。这片水上雅丹规模非常大,无人机掠过一个个土包,飞了好一会儿,都没有看到尽头。眼前的景象,仿佛是大海边的鲸鱼群,鱼群只露出背脊,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游曳。
观景台旁边有沙地摩托,我们租了一个小型摩托,在领航员带领下,开向了雅丹公园的深处。摩托车是三轮的,转向比较迟钝,在沙地上行驶,总是担心它会翻过去。好在并没有翻,按住油门档,开了有近二十分钟,到达了深处的目的地。打听了这里有一口小洼地,从空中看像一个玉坠。公园里也可以租到越野车,可以带人去更深处游玩;沿着车轮印子,往前走了十多分钟,就找到了坠子洼地。
在湖边看完,徒步回到了摩托目的地停靠点。往回走了几十米,往来时的路看过去,是望不到头的沙漠壁滩;那么大的地方,没有一个人影,如同在火星般的荒凉。右侧又是一个很大的盐湖,湖水碧绿,看上去与千岛湖没什么两样,湖面上还有一只野鸭在游;甚至还有一艘景区快艇从旁边的土山缝里开过来。这些景象,让你都不敢相信,自己正处在方圆几百公里都是沙漠戈壁的地方。
水上雅丹公园挺值得玩的,建议预留3个小时左右时间。
退房后,在美食城又吃了碗加蛋的拉面,时间12:30,又继续往下一站——茫崖出发了。
开了一个小时左右,到了又一个网红打卡点——双色湖。路两边两个湖由于湖的大小深浅、以及矿物质不一样,颜色很不一样,左边的深蓝色,右边的呈黄绿色。这段国道因为被两边的盐湖水侵蚀,路况有些差。
湖边有很多野生海鸥,游客们拿面包喂食,但海鸥始终保持安全距离。
G315 1024石碑
以及在清扫国道上沙尘的铲车
大概五点钟的样子,我们到达了茫崖翡翠湖附近。按照导航从国道下去,然后走了约2公里的小路就到了。入口感觉挺小,就简单的拿铁杆拦了个小门,两三个管理人员负责查健康码、收费,不过收费也很便宜。进景区后,果然听人说这里是今年才开始收费的。
相比大柴旦翡翠湖,茫崖翡翠湖显得更粗犷,湖的面积更大、但没有柴旦湖的精致。比较有特色的有两个点,一个是入口处,航拍下来,果真像是一片翡翠(但如果没有无人机,看起来倒是稀松平常);另一个是走到入口斜对面,有一两条供拍照的小路,可以走到湖的中间,能拍到天空之镜的效果。整体上对比,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只能选择一个看的话,选大柴旦翡翠湖就够了。
茫崖附近的国道,来往的大货车特别的多,超车一定要特别注意安全。
竟然发现了一大片采油井,以前只在图片里见过。
到达茫崖市已经七点多了。晚上在酒店附近选了一家大胡子餐馆,感觉餐馆的价格水平要比杭州都要高(这可是大西北啊),味道也一般,摆明了这是针对游客开的餐馆。
Day 4:从艾肯泉到冷湖
每天快八点才日出,虽然想赶个大早,结果也只能做到9点多退房。
从地图上看,艾肯泉就在茫崖市的西北边,都在尕斯库勒湖旁边。然而地图上显示只有四十公里的路却要开1个半小时。315国道下来,从桥墩下穿过铁路,马上体会到了路的难走。路是泥土路,但大西北的盐碱地,那泥土可能比水泥还要硬;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坑洼,SUV开在上面就是突突突的跳个不停,估计小汽车更是不行。这时开始感慨,这次最大的失误是租车租了一个城市SUV,应该要租霸道(上次在川西,霸道开起这种路简直是如履平地)。
进去一点点,右边是一大片盐碱湖,湖里有三五只野鸟,湖水倒映着远处的山脉,很美;往前方眺去,是广阔的草原,远远的还能看到一两座雪山。远处的那一排山,应该就是昆仑山脉吧。
越往里边走,路越难开,而且有些地方很窄、只够一辆车过的。本来我们觉得起的挺早,在我们前面也就一辆车;可竟然迎面开过来几辆车,看这路线,应该就是从艾肯泉返回的。
路牌写着:“时速30公里,禁止超速”;实际上只能开到20公里的时速,再快感觉车子要跳到路边沟里了。就这样左颠颠右颠颠,一个多小时,终于快到了景区入口。入口处的路难得的平整起来,看样子,这个景点也是刚开始收费没多久,入口处一样的简陋、铺路的泥土都还新,不过已经安装了车牌识别系统。买了景区票,过了第一道关卡;再到里面停车场,也是需要买观光车票。票价不贵,这样不如让人一起买了算了。到停车场看到已经到的车辆,超出我的预期,没想到一大早有那么多人已经到了,看来艾肯泉的宣传做的挺好;还停着一两辆房车,我非常好奇它是怎么从那唯一的路颠过来的。
艾肯泉旁边围满了游客,然而平视过去,只能看到一个不断涌出的十米直径的泉眼,与其他泉水也并无差异。直到无人机飞起来,从空中俯瞰,才能感受它的魅力。美西自驾时,在黄石公园的地球之眼,需要爬到几公里外的一个小山头,才能略微感受到那地球眼睛的美丽与灵性,但是由于国家公园禁飞没能航拍到最佳角度。艾肯泉的上方,则飞满了无人机,粗粗看过去,有十几架吧,景区人员也在叫唤提供无人机租借服务。最周到的是,泉边新挖的广场上竟然有两架起降机,20元每位可以升到两层楼高,从上面看泉;起降机旁边也是用布条拉了排队的线路,虽然今天没人在排队,但从布条的长度看,在旺季这里应该有大量游客。
艾肯泉的泉水看起来也青青绿绿,但含大量硫磺矿物质,长期堆积显得五彩斑斓;又随着水的流动,在地上形成一条条细线,如同血丝;从无人机的视角,确实像一只眼睛。
艾肯泉景区只有一口泉眼,看了二十来分钟,基本也就看完了。也可以到旁边草原上,就着昆仑雪山背景拍拍照,但似乎到草原也超出安全围栏的范围了,只能离开了。
由于我们的线路,艾肯泉是最西边的一个点,接着就要返回茫崖、往东去冷湖小镇了。艾肯泉返回也只来时一条路,只能继续颠簸着一个多小时回到315国道。一下子开上了水泥沥青的国道,开车体验提升了几个数量级,简直是如丝般顺滑。
昨晚在酒店看到了画册,才知道经过的这些两侧一条条沟沟下来的高大的土山叫油沙山,也注意到一处山顶密密的布满了土丘、如同万佛朝宗的景象,煞是壮观。
从茫崖到冷湖镇,需要先走315折返一段路,然后上316一路往东。折返的这段路,正好经过昨天走过的一段沙漠。今天车少,到了一处平坦的地方,下车飞了一下无人机;风特别大,车门一开,沙子也飞进来。
上了316后,景象又不一样。眼前的一条大路笔直笔直的铺在这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往远方延伸,仿佛越来越细,直到汇成点。两边是无边无际的盐碱地,有些地方还有一圈圈的土包。这里并不是最热门的大环线的路线,过往的车辆也非常少。开车非常爽,路宽,笔直,没有其他车辆,一不小心速度可能会飚到很高。尽管这几天早上醒的比较早,但开起车来,真的是不困,因为那壮丽的景观随时能让你兴奋起来。
途中,经过了“俄博梁”的路牌。
从没在如此笔直的路开车,而且是上百公里都是这样的路。远处看到有几座山,有座山山腰有白色的纹路,仿佛是雪、但又不像。
到五点多,终于抵达了冷湖小镇;在荒漠上行驶了那么长时间,终于看到了熟悉的水泥城市,安全感增加很多。没有先去酒店入住,而是穿过小镇,直接去往几公里外的石油小镇。
从冷湖镇十分钟样子,在导航的引导下,到了石油小镇。
小镇的规模超出预期,无人机飞了下,将近有十多个平方公里。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冷湖发现石油,怀揣着梦想抱负的石油人聚集于此,在无人区建设起这个小镇。听说辉煌时期小镇上有几万人口。而今,只剩下断壁残桓,一片废墟。除了偶尔三两个游客,没见到其它生灵的痕迹、连一只昆虫都没有。
从小镇出来,路的右边,远远就能看见几座黑色的石山,在前方一片空旷的沙地的衬托下,尤其显得神秘。这就是黑独山,最右边的那座就是之前在314上几十公里外就能看见的那座“雪山”,近看知道那并不是雪,似乎是山体表面白色尘土的颜色。
合计着天色还早,决定车停在路边,徒步看一看黑独山。
偌大一个山谷,只有山和我的影子。
沙地在夕阳的斜射下,散着一点点金黄色,四周一片荒芜、连一个昆虫都没有,又像极了在外星球的感觉。难怪别人都说这里是最像月球的地方。
冷湖镇并不大,在app上看大大小小的住宿地方也就十家左右,选了个最靠前的,今天价位也只要200多。顺便看了下国庆的价格,已经是1000多。房间挺干净,虽不及汉庭水准,但在这方圆几百里都是无人区的地方,我们已经非常非常满足了。
Day 5:从315到314、316
今天的目标就是到青海湖边。又不想走原路返回西宁,于是就选了天峻县。从冷湖镇到天峻县,行程有600多公里,预计开车7个多小时。并没有安排特别要打卡的景点,因为相信,这一路都会是风景。
冷湖小镇出来,有两条路线,都是走215国道,但是往不同方向:一条是东北方向,往昨天的黑独山走,然后上柳格高速;另一条,是往东南走。后者更近些,考虑今天行程比较长,我们还是选了导航默认的这条路。
215国道,车辆比315要少很多。经常是开了好一会儿,前后都没有车。庆幸租的是一辆新车,一路都没出什么问题;否则就相当麻烦了,经常很多地方没有手机信号。
出城十公里的地方,发现有一段路的两边,排列了一排排的黑色石块,有几十米长几十米宽,后来仔细一看,这些黑石块排列的极为整齐,应该是人为铺设的公路防沙保护带。所谓“黑石块”应该是从不远处土山上挖下来的土块,但盐碱地的土块,硬度也和石块差不多。沙子吹到这里,就被黑石块给挡下来,留在隙缝里,而不会直接被吹上路面,掩盖了路面。于是,在后面很长一段路,我们继续仔细观察,发现有很多种不同的护路方案了。
在发现右边有一片绿植后,我们惊喜不已:这几天开车,满眼看到的都是盐碱地、戈壁、沙漠、黄土山,除了在县城周边几公里,否则都不可能有。于是我们把这里当做一个徒步点,车停在路边,背包里装好水,就朝着那片泛着绿色黄色的土包群走去。走近了,才发现每个土包实际上就是一大株植物(我不太确定这是不是骆驼刺)。地面上整个土包之所以还存在着,不止是因为地面上的植被挡沙,更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植物发达的根系密密麻麻的竟然长满了整个土包。之前看过介绍,说戈壁滩的植物根系异常发达;但依然没能想象竟然发达到如此程度。
密密麻麻的根部
附近发现一片龟裂的土地,判断这里不久前还有河流
准备离开的时候,发现一群无人放养的骆驼群走过
经过这片固沙植被后,再往前走,竟然发现就在路边有一大片绿地了,仔细一看,原来是农场。再往前看,有一个小村子那么大小的地方,门上写着马海农场。
路边的绿地原来种的是枸杞
下车看枸杞时,竟然听到了水声,发现了人工输水渠道
问了路边卖枸杞的人,原来这水是从地下抽出来的
经过马海后,发现一大片丹霞地貌,其实有时间的话,这里也可以近距离感受下丹霞。与张掖的那片丹霞极为相似,但是并没有被开发。路的右边,也发现有大片的类似黑独山一样的山体,有的正在建设工地,从一些路边的标识牌看出来似乎是在开采煤矿。感觉是把整座山一座座的包起来,然后修之字形的路,从上往下开采。感觉破坏程度也挺大。
下午六点半的样子,翻过这次途中唯一的一条盘山公路后,远远的终于看到天峻县城了。
落脚后,到了附近的一家面馆,我们进去时,发现店里几乎全都是本地人。
Day 6:天峻海北
原来是没准备在天峻逗留的,结果发现因为前几天行程比较顺利,竟然还多了一天时间出来。在网上看到天峻石林的风景很不错,就把这一天时间留在天峻吧。
八点多离开天峻县城,沿着天木路出城不多处就能看到一个路牌,指向天峻石林。
从国道下来,往天峻石林有一条小路。这条路只有我们一辆车,但才进去没多远,就堵车了。
远远的看见对面的山上,有几块巨石。猜想那边就是石林吧。看着时间还比较早,才十点钟样子(八点日出),外面还比较冷,于是就把车停在路边,先晒晒太阳。
本来计划就往对面的巨石山徒步的,但看着这条路再往里面,远处的山上都还有很多石林,就想着趁着天冷往里面开车看看,有没有更适合的徒步点。
果然,车子往里开了一公里左右,两边的山靠的更近了,让我们能更近距离看到山上那些大块石头。发现这里山上的石头更加密集,右侧一面大山,山底有几幢石头房子,房子前面一块草场,四周以及往山上直到山腰,都有铁丝网圈着。房前山上有三两个牧民零零落落的正在赶着马儿羊儿牛儿,往山上行进。
与其说山上有巨石,倒不如说,这座山本来就是石头,然后部分地方填充了细的沙土,上面长了植被。但是原来那些石头的棱角依然在各处大大小小的尽情伸展着,一处处的突起起来,形成石林。这里鼠兔特别多,草坡上小鼠洞也到处都是;正看着前面几个小鼠兔,突然发现左侧有一只黄红色的大狐狸正从坡上气定神闲的走过。它比以前在四川莲宝叶则见过的那只要大,都没正眼看我们,它就慢慢的走过草坡侧边的石头里,不见了。
边慢慢移动车子,边欣赏两边的美景,寻找一个合适的徒步点。我们车子进入石林这边快有半个多小时,竟没有一辆其它车子经过。再往前进入一个山坳,道路左拐往上,拐弯处有一座小桥,快到桥的位置,山谷豁然开朗,右前方看着像是曾经是一条上百米宽的河床,往上延伸直到几公里外的石头山。河床距桥约100米处,在靠左侧石山的壁上,油漆写着几个正楷:天峻石林,以及对应藏文。
原来这里就是官方的天峻石林点了,决定就把它作为徒步点吧。看着前面还有路、路的两边还有大片石林,决定还是继续开车到尽头。但上坡后,往前走了几百米,拐过一块大石头,就可以看到再往前石林就慢慢减少了。于是就停车,准备航拍下。无人机刚起飞没多久,发现路的左侧前方一块大石崖旁,不知哪里窜出几只野生羚羊,定睛一看,有十几只!正轻快的沿着石头缝往旁边大石崖上爬去。于是兴奋的控制无人机过去,它们似乎也听到了无人机的声音,机警的抬头张望,往更远处的山坡跑去。怕惊吓到它们,我也没有飞的更近。层层叠进的石崖都非常巨大,无人机回头的时候,还差点撞崖了。
无人机飞到200m的高度,我把周边的地貌都看了一遍。之前选好的徒步点的河床(山谷)非常长,往前恐怕有几公里。石林地貌似乎也就眼前这几平方公里,翻过两侧的高点,周围就是光秃秃的山了。
回头到选好的徒步点,路边停车,背包进山谷。到这时,已经有一个多小时,没有遇到一辆车、其他人。周围又一片空旷,四周的高高的石山正好围着,远远近近的山坡上是各种大大小小的巨石突出,仿佛在凝视着我们。看来这个景点真的足够小众,但是不夸张的讲,这个景点的雄伟程度不比那些网红景点逊色,甚至要超过。另一个角度,我又希望这里继续保持小众,免得打扰那些附近的牧民、和这些石林里的野生动物群。好在这里虽然偏僻,但是手机一直有信号。
考虑山谷太深和时间原因,以及安全因素,在这里没有逗留太久。回车上吃了顿面包午餐,就开始返程天峻县,准备回西宁了。经过天峻的时候,发生一点插曲,导航可能以高速优先、又选择那条爬山路了;一开始我们也没注意到,直到翻过山发现这不是我们想走的海北,只好又折返回去。
海北的315国道一如既往的美丽。只是在靠近青海湖的地方,发现很多骑自行车的背包客,开车得格外小心。
经过海北市,从路边的路牌发现这里竟然有一个原子城。于是从网络上了解到,这里是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诞生地!
这里的高速会经过一两个山村,限速较低。路两边的树木叶子开始发黄,在夕照的阳光下特别美。
到达西宁时,正好赶上晚高峰。进城也花了近一个小时。
从空旷无边的大西北回到熙熙攘攘的都市,一下子感觉还有点难以适应。
结语
国庆前的这次青海自驾行,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然而结果非常完美。过程中看到的风景和自驾的感受远远超出预期。感慨大西北的雄伟壮丽和神秘,感慨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感慨即使在那么偏僻的地方、甚至无人区,国家的基建设施的强大。
戈壁、沙漠、草原、雪山、湖泊、雅丹、丹霞,这些风景你都可以看到,而且可以看到够。实际上,即使一周都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我感觉也还没有看够,因为每一处都足够奇特、足够震撼,让你一路都有惊喜。最感慨的还有石油小镇、原子城这两个点,它们是时代的产物、达成历史使命后又退出舞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敬畏,而无人区也能建设小镇,更让人感到鼓舞。